現貨‖一本古茶樹的權威著作,黃炳生主編《云南古茶樹資源概況》
2021-10-06 19:17:29 作者:茶業復興 點擊:141



內容簡介本選題對云南古茶樹的種類、分布區域等進行了梳理,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了云南省內古茶樹資源的概況,以客觀、公正、科學的態度確定了云南古茶山、古茶樹的前世今生。?

作者簡介黃炳生,原保山地委書記,云南省農牧廳廳長,云南省副省長。畢業于南京農學院農學系,是云南農業、茶業研究方面的專家。?
云南真的有那么多古茶樹嗎?
這是我們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對云南古茶樹抱有懷疑態度的,有茶專家,也有普通人。?甚至還有人打出了“云南古茶樹其實是人傻、錢多、好騙”的論調。?真的是這樣么??當然不是。?要講清楚這個問題,并不簡單,不如我們就先從一本書開始。這本書就是《云南省古茶樹資源概況》,這本書會告訴你,云南到底有多少古茶樹。

云南山地多,平地少,茶區眾多,野生古茶樹和古茶樹群大多都生長在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里,栽培型古茶園也分布在山高路遠的村寨周邊。要對全省境內的古茶樹資源進行普查,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在此之前,云南省已經出版了多本區域性古茶樹資源普查圖書,而《云南省古茶樹資源概況》則比較權威和全面,這本書的主編是云南省原副省長黃炳生,顧問是黃毅,副主編有李宗正、梁名志、何青元、蔡新、王平盛、蔣會兵等。編寫單位是云南省茶業協會、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這本書對全省境內的古茶樹資源進行了普查和建檔,統計出云南古茶樹資源為萬畝,可用的有上百萬畝。古樹茶資源,一部分是只能保護,不能開發利用,而這可用的上百萬畝,則可被加工成古樹茶產品,供大家購買品鑒。要記住,古茶樹和古樹茶,不能混為一談。

主編黃炳生先生在序言里寫道:云南的古茶樹、古條園是個特有的茶樹群體,無論是其生態環境,還是茶質資源都是無可比擬的,由此面生產出的“古樹茶”“大樹茶”具有的獨特味也是“天造地就”的。近年來“古樹茶”名聲鵲起其飲用價值和文化價值受到社會高度贊譽也是不足為奇的。?這本書從云南9個州市、50個縣189個鄉鎮,434個自然村的眾多古茶樹中精選出了600多棵具有代表性的植株,對這些茶樹拍照建檔。對茶樹的樹高、樹幅、基圍都進行了準確的測量,對樹生長的村寨、地理環境、經緯度都有了明確的記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在云南,一棵樹有一棵樹的價值。?

這本書出版于2016年,可惜的是在市面上流通的并不多,得到的關注也遠遠不夠,想要全面了解云南古茶樹資源,這是一本必讀書。?這本書這的體例是按州市、縣、鄉、村的行政單位來編排,不僅方便茶業界人士、專家學者研究查找,也有利于各級行政領導和部門了解本地區的茶樹資源,并予以保護和開發利用。?

1993年,古茶樹遺產保護研討會在普洱召開,次年出版了《中國古茶樹:中國古茶樹遺產保護研討會論文集》。這個會后,國家林業局把一些區域的古茶樹列為國家二級保護資源。30年前,專家學者們并不知道云南具體有多少古茶樹,也不清楚古茶樹是如何分布的。年復一年,因為有了無數人的跋山涉水和伏案工作,云南古茶樹、古茶樹群落、栽培型古茶園的面貌才逐漸清晰,而且云南省也已經啟動了古茶樹保護立法的前期調研工作。

在云南,古茶樹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它不僅關乎云南茶產業的發展,更與物種的多樣性、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密切相關。這是一個值得我們長期深入研究的問題。?古茶樹不是靠炒作起來的,它遺世獨立很多年很多年,才被我們認知、認可。從一杯古樹茶,到一棵古茶樹,再到一片古茶林,都蘊含著無盡的知識。在這個龐大的知識體系面前,我們應該不斷學習,獲取新知。

長按下圖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直接購買



請添加傳茶網-莉娜微信加入微信群,
微信: 9314344添加傳茶網-莉娜個人微信,長期游歷于全國大茶區茶山,賣茶、喝茶、也交茶友!

識別二維碼添加莉娜微信 茶行業沉淀十五年
想了解更多茶葉、普洱茶、單株知識
她會告訴你
▼

深度交流
加
莉娜微信
9314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