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做建水紫陶“文盲”!掌握這7大文化靈魂,你就是半個專家
2020-02-29 17:09:13 作者:說茶網 點擊:551


自從2012年去到建水接觸到紫陶,就對建水陶瓷的歷史文化藝術,做了全面系統深入的挖掘研究與產業思考探索,讓我考慮最多的是建水紫陶的靈魂是什么?
有人說是書法繪畫,有人說是刻填打磨,有人說是傳承創新,但是這三個答案都不是非常滿意。
后經過多方考據和論證,最終得出結論:文化才是建水紫陶的靈魂,只有文化才能讓建水紫陶永續發展,從而彰顯獨特魅力。
今天我們從七個不同的文化視角來介紹建水紫陶文化縱深
01神話文化
五色土由來的兩則當地民間神話故事?
一則是女媧補天:上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共工與顓頊爭為天子不勝,怒而觸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維絕。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
天不足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足東南故百川注焉。在補天時,經過遠古建水地域上空時,掉下了幾塊五色石,后經千年風化,由石變砂,再由砂變土,從而形成了建水境內有諸多的五彩土山。

二則是七仙女與陶工:天庭的七仙女私自下凡,喜歡上了純樸善良的窮苦陶工阿郎,并與他結為夫妻,男耕女織,恩愛十年。然而他們情深緣淺,當玉皇大帝知道此事之后,大發雷霆,派天兵天把仙女緝拿回天宮,仙女揮淚解下用七色彩虹編織而成的紗巾,與阿郎告別:“郎君,我走之后你就搬到這紗巾飄落的地方去吧,那里有我對你的無盡愛意與牽掛······”阿郎追著紗巾直到建水臨安壩西北時,紗巾已變成一座五彩繽紛的大山,燦爛的色彩埋葬了阿郎凄美的愛情,從此,阿郎定居于五彩山下,采泥制陶,砍柴燒窯,安度一生····
當代每一位紫陶工匠,都懂得尊重大自然的饋贈,大都有和自己相知相惜的挖土點,創作的第一步一定是親自取土、配土、洗泥、醒泥、熟泥,依照外人難以掌握的“五色土秘制配方”把五花土(紅土)、黃土、白土、青土、紫土配兌成為上好的泥料,從而成就大小器皿。這正是陶藝人與大地和平共處的最好見證和杰作。
02社稷文化
江山社稷:社為土,稷為谷,江山社稷就是君王統治萬里河山,老百姓在萬里江河山川的土地上種莊稼。社稷之福就是百姓之福,君王的江山百姓的社稷,百姓就吃穿不愁,君王江山穩固。
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兩者是中華民族原始的崇拜物,后來借指國家。社稷,土神和谷神的總稱。分開講就是社為土神,稷為谷神。古代君王會為了祈求國家太平,風調雨順,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這個過程就叫祭社稷。
社,古代的土地之神,按照方位來劃分:東方青土,南方紅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黃土,這就是五色土,是國土的象征,在祭祀時會把這五種土放在祭壇上。祭祀的地點、時間和禮統稱為社。
稷,特指能生長五谷的谷神,就是農業之神。古代人們賴以生存的農作物,主要有稻、黍、稷、麥、菽,后來人們就將這五谷作為農作物的總稱,其中就有稷,可見其重要性。
據傳說共工的兒子句龍在洪水來前,告訴人們去高地上挖好土丘躲避洪水,從而保護了人民,所以死后被封為土神,烈山氏的兒子柱做夏的稷正,就是主管農業的官,死后,被奉為農神,也叫五谷神。
社稷后來就被放在一起,借指國家,“社稷之憂”、“社稷之患”、“社稷之?!?、"謹奉社稷而以從"這些詞語都是用社稷指代的國家。

建水的五色土是指青、紅、黃、白、黑(紫)五種顏色純天然土壤。五色土是華夏傳統文化的典型符號,金乃五色土也,數千年來被賦予無限美好的寓意。
無獨有偶華夏文明中五色的泥土多用于諸侯建國立社、帝王封禪等重大儀式。我國古代,一直存在著“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壇包含著古代人對土地的崇拜,五種顏色的土壤,由全國各地納貢交來,以表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社稷壇是古代帝王江山社稷的象征,因此社稷成為國家政權的代名詞。

現在保存最為完好的社稷壇是北京紫禁城內的明清兩代社稷壇(北京天安門西側的中山公園內)。五色土的華夏傳統文化內涵豐富:代表五方(東南西北中)、五行(金木水火土)、華夏五帝(青帝伏羲、赤帝神農、黃帝軒轅、白帝少昊、黑帝顓頊)等等。
社稷壇最上層五丈見方、鋪墊著五種顏色的土壤:東方為青色、南方為紅色、西方為白色、北方為黑色、中央為黃色。社稷壇中央有社主石也叫江山石(形似金字塔)。社稷壇是古代帝王江山社稷,皇家風水龍脈的象征。社稷壇與南天壇、北地壇、東日壇、西月壇合稱為皇城五壇,又是皇城五運。
既然五色土是作為歷代君王社稷祭祀的貢品,那么用五色土制作而成的陶炻器,也自然是神圣的貢品,并會由此而升起崇敬之意。
03傳統文化
建水紫陶因采用五色泥土為原料,運用獨特的書畫刻填為裝飾手法,使用高溫燒成和打磨拋光為主要工藝的細泥紅陶,因產于云南省建水縣,傳統產品呈現赤紫色而得名。
云南省建水縣臨安鎮碗窯村是唯一原產地。建水紫陶是在傳統陶瓷制作工藝基礎上,吸收借鑒了雕刻、堆塑、仿生、鑲嵌、石料打磨等工藝,通過對泥料、裝飾、燒成、打磨的創新改良,細料細作而形成的一種特殊陶藝,其陶質和藝術表現力對各種文化形態具有廣泛的兼容性,文化特征十分突出,被譽為是一部物化的陶瓷史,一種活著的文化。
建水紫陶因藝而珍,其品質溫潤如玉,光潔如鏡,聲清如磬、質地如鐵,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表象呈色因高溫焙燒而豐富奇幻,可廣泛運用于日常生活和文玩雅藏;因文而雅,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以陶為紙,可根據不同器形對中國傳統的詩文、字畫、篆刻藝術或西方繪畫裝飾藝術作再次創作而成為一種獨特的陶藝傳承于世。
建水紫陶,有紫氣東來,陶冶天下的大乘氣象,定之為貢品國陶,也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
04陰陽文化
陰刻陽填,是建水紫陶獨特的工藝,雕刻分為陰刻陽刻,填泥鑲嵌為陽填,也有堆積雕塑等,在建水紫陶的雕刻、填制、鑲嵌、等工藝里,摻進了中國的陰陽文化。




因紫陶泥料細膩的特質,刻填是紫陶特有的裝飾工藝。首先書法繪畫于粗修的陶坯上,再沿墨軌筆痕將其扣空,最后把不同顏色的泥料填于凹槽之中,壓實刮平,這樣的工藝叫做刻填。
如若想得到精細筆墨之色,還需反復刻填,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多道彩填。道道工序必須手工完成,畫作要優美,刻刀要精準,填泥要細致。如作畫之人若能一氣呵成從畫到刻填親力親為,勢必效果更出眾,寫意傳神??烫顡に嚲毢碗y度的要求分為:【一次單色刻填】【兩次多色刻填】【多次多色刻填】等。
05五行文化
水和成泥、木柴生火、火練成陶(金)、陶器盛水,由泥成器的過程是一個完整的五星相生的過程。
五色五行與五臟養生,天地萬物皆由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基本物質組成。而五色配五行,也就是青、紅、白、黃、黑這五種顏色分別對應五行五臟。
青為木,主肝,是木葉萌芽之色;紅為火,主心,為篝火燃燒之色;黃為土,主脾,是地氣勃發之色;白為金,主肺是金屬光澤之色;黑(紫)為水,主腎,是深淵無垠之色。
又則建水紫陶從制作到成品,也用到了五行,原料為五色土,制泥要用到水,燒成要用到柴木和薪火,最后的成品又具金的屬性;加之,陶土中富含鐵、鈣、鈉、鉀、鎂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故建水紫陶有獨特的保健養生功能,最重要是五色還對應上古五帝,有其強大的生命能量和感應磁場,所以建水紫陶堪稱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養生陶,包含強大的養生文化底蘊,實在名不虛傳。

06仰韶文化
1988年從建水燕子洞古人穴居遺址出土的陶飾、陶墜、陶片和1982年從建水龍岔河西漢古墓出土的陶片,向現代人展示了距今35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和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代建水境內曾經有過原始的制陶工藝。建水陶瓷萌芽于新石器時代晚期,歷經漢唐宋,成長于元明清時期,民間傳“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釉陶,清有紫陶”一說。



仰韶文化距今約五、六千年,這時的陶器是以紅陶為主,灰陶、黑陶次之。紅陶分細泥紅陶和夾砂紅陶兩種。主要原料是粘土,有的也摻雜少量砂粒。
在仰韶陶器中,細泥彩陶具有獨特造型,表面呈紅色,表里磨光,還有美麗的圖案,是當時最聞名的。細泥陶反映了當時制陶工藝的水平,具有一定代表性,所以考古上常將仰韶文化稱為彩陶文化。
梳理歷史脈絡,雖然相隔千年、相距千里,但建水紫陶有一脈相承的淵源。建水的紫陶的前身,就稱紅泥細陶,也就是當今的五色土細泥制作而成的高溫陶,也有其表里磨光,跟仰韶文化的細泥紅陶十分類似,故而建水紫陶有著仰韶文化的血統與傳承。
07裝飾文化
建水紫陶自清道光年間誕生之日起,就與華夏傳統文化和書畫藝術緊密聯系在一起,采取五色土制作成的紅泥濕坯為創作載體,萃煉華夏優秀傳統文化為生命根基,運用詩書畫印貼為藝術形式;講究線條、構圖、章法、布局、情趣和意境之傳統審美,主要表現為淡艷風格與斷簡殘篇兩大特色。
既要在造型美學上做到好看,又要在裝飾內涵上做到耐看。如果一件器物外形不好看,那么至少造型是失敗的,若看上一段時間就覺得厭俗,那么在裝飾藝術上是不成功的。





殘貼以傳統書法繪畫為題材,使用五色天然陶土為填制色泥,鑲嵌入陶坯裝飾區域,分別再在不同塊面上寫畫上不同的裝飾內容,色區與書體內容之間反復交替,多次覆蓋,層層疊壓,形成類似“斷簡殘篇”的表象特征,非常具有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

工不拒細,藝不厭精,能做到既好看又耐看者,此乃建水紫陶之上上品也,遇之即可雅玩收藏焉?。ū疚挠山ㄋ咸占o授權說茶網轉載;作者:朱思宇)

更多關于普洱茶行業相關資訊,請前往說茶網官網查詢;關于茶品購買、查詢訂單等事宜,請添加說茶網思思微信??5810670??咨詢。


請添加傳茶網-莉娜微信加入微信群,
微信: 9314344添加傳茶網-莉娜個人微信,長期游歷于全國大茶區茶山,賣茶、喝茶、也交茶友!

識別二維碼添加莉娜微信 茶行業沉淀十五年
想了解更多茶葉、普洱茶、單株知識
她會告訴你
▼

深度交流
加
莉娜微信
9314344

